好過的人是溼透的糖 - 楊瀅靜詩作選

好過的人是溼透的糖 - 楊瀅靜詩作選




好似顏料於畫紙上尚未乾涸、似陰鬱積雲尚未落雨、似樹葉半黃在枝梢堅毅掙扎、似傾訴千言萬語而沒有得到回答,楊瀅靜的詩常讓我想起某種優雅又悲傷的懸置狀態。美麗而顫動的,凝結卻悲慟的,委婉中有力量、羞怯中存堅定。
楊瀅靜的詩濕氣很重,水的各種型態經常性地出現在用字中,露水、濃霧、下雨、海洋,我個人非常喜歡,這個比喻讓很私人的情緒和關係在她的字裡行間有流動的、濃厚的、稀薄的、濕黏的樣態。

自從去年大二開始練習寫詩後,有陣子將她的詩作為重點研究對象,不同於某些辛辣的詩或某些太過如畫的詩,楊瀅靜作品中有種非常女性的羞怯與疏離,疏離得像電影旁白,卻能夠映照回觀者。這也是當時特別想精進的文學境界,也曾經被提點說我的詩用字太過精準,而失去了詩的感覺。畢竟詩的本質並非描摹出一件事物,而是寫出一種無法直接寫出來的感覺。這篇文就特別挑選幾首非常喜歡的楊瀅靜作品,節錄自詩集《很愛但不能》。





<他說>

他說不能就是
譬如夕陽譬如落花
譬如葉黃

很美但不能
很愛但不能
堅定到無可奈何


/


<被雨趕上>

晾衣服時沒有風
身體排隊在繩索上
一動也不動
我驚懼死亡的意象
無所不在地在
日常生活中被懸掛

太陽暖和的冬天
我感覺熱
感覺水漬
披掛在我自己身上
是溽濕的衣裳
生命時時被這些給浸泡
血和淚和汗

你怎麼看
我轉過頭殷切地問
你說快下雨了該
收掉那些衣服
免得一身白費

你留下我
好像雨是挫折
等著給那些身體重擊
但我不知道那些雨
遲早會不會趕上我
讓我的一生也白費


/


<善良的代價>

那個善良的姑娘
睡在甲板上
外面是汪洋
陽光暖暖的
一團軟軟的雲
是她的模樣

愛過好人就變白
愛上壞人就轉暗
她的眼底曾流出海洋
世界沒有對它殘忍
只是沒有護著她
不停地流浪
感覺自己無時無刻
被海水澆灌
受豔陽曝曬

她還是善良
但她的白
已不是雲
是鹽巴


/


<露水>

夜霧壓低了她
她的聲音是雲
她的眼神是星
很快月就要出來了
她在月光下閃爍
瀑布般的金髮流蘇

我害怕她會飛起來
在起風的時候
留下我
和夜一起
太多懸而未決的往事
就像背景
黑色的
無人照管
並且令人恐懼

我問她:「你知道
朝露嗎?」總是去日無多
譬如我們凝結成水珠
在清晨互相冷著
感覺彼此存在
更冷更感覺
彼此存在

她低聲地哭
她害怕溫暖
決定將生命過繼給葉
代替她去習慣耀眼的光

露水流經葉脈
注定在某條支流乾涸
有一種愛就像這樣
互相耗費直至消亡

如何光明正大
不如夜裡
借厚重的水氣
和她好好下一場雨


/


<關掉的時間>

舊年的尾聲
他愛上了別人
禮拜天數字是大紅囍氣
愛是好事
我離開的時候是禮拜一
數字黑色
門口有人葬禮

我把撕掉的日曆紙拿來寫信
「我爸說你是好人
因為我沒跟他說過你不好的事
有天做夢夢到你道歉了
那麼一切就可以算了」
那幾天我一直寫
也沒寄掉那些信

他沒說什麼
或者想說什麼
未接來電的名字
還是有特別的音樂
但幾封他寄來的email
我都沒有再看
他也知道我不會再看
那時我仍是感情強烈的人
穿張揚的紅裙子
沒考慮過白衣服的可能
不認識任何跟愛無關的字眼
後來我變成低掉的人
為了抵掉那些年過於熾熱的夏
我連影子都是黑的
然後不再相信別人

我一直記得,他家的牆壁上有一個日曆。我每天離開的時候,總會順手把昨天的日期撕掉。我最後一次撕掉的日期是十二月的最後一天。最後連我自己都過期,我就再也沒有去過那個房間。他在我心目中的最後一刻,永遠停在冬天。我將鑰匙從門縫裡塞進去,鑰匙孔以及那扇門,都是別人的了。我穿黑色大羊毛大衣,那天寒流有雨,我像門縫一樣,在大雨中狹窄,然後那個房間裡的時間再也與我無關。那個房間的時間被凍住了。大型的滑冰場,我最後只能划開或者像永遠繞個不停的沙漏。不斷倒過來的十二月,一整個房間的沙灘一整個沙灘的房間。陰沉沉的水氣,不乾爽的戀愛。我後來搬到另一個沒有日曆的房間,沒有陽光,窗簾關上,我以為天永遠不會亮,直到有一天有一個人送我手錶,然後幫我戴上,我開始計算另一個人生裡的第一次天光。

我不會說他不好
因為已經好過了
好過的人是濕透的糖
只有在貧乏的年代
才會不斷回憶困窘的甜味
要過好的日子就是忘掉好過的人

後來那些沒說的事情
都長了叢叢的青草
春風一吹就
變成另外一條路

只有信任
像冬天的影子一樣黑
夏天的影子一樣矮
一直不美
沒有長高
後來我只相信我自己
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